本校近來成立了校園銅像處理委員會,我們認為是促進校園公共討論的極佳時機,位於本校占地甚大的中國領袖塑像及其附屬建築,應該都是本校在校生和畢業生印象深刻的「景點」。
首先,本文不討論1945以降,中國政權,中國領袖,中國國父這個神主牌來台後,對台灣是功是過,在客觀事實上,中華民國1945年來台時並沒有取得台灣住民的同意,1949年更是舉國以「遷佔者政權」之姿殖民統治台灣。所以,台灣這七十年來面對的是外來的殖民統治,而世界上任何人群對殖民政權的統治,都是有權利主張解除其殖民統治的關係的。(同理我們也不因日本殖民或中國殖民的好壞比較,而接受台灣該讓任一殖民政權殖民)
在這個前提下,我們對本校的中國偉人塑像和附屬建築有三點訴求。
第一:應以去殖民的角度將校內的孫文、蔣介石塑像,及其中華民國國徽為頂的附屬建築移除。
筆者認為代表中華民國的孫文、蔣介石及其國徽,至今仍出現在台灣的校園是荒謬的,戰後中華民國對台全面推行粗暴「中國化」的政策,讓現在台灣還在面對認同混亂、「本土匱乏」的困境,所以將這些對台殖民的象徵移除,是本地住民歷史正義回復的必要工程,這與日前開普敦大學的黑人學生主張將Cecil John Rhodes的塑像移出校園一樣,是世界上任何反對殖民壓迫者共同的嚮望。
第二:位於台灣島上以中國民族偉人命名的各級大專院校應予以更名。
台灣數間公立的大專院校,皆用中國民族定義下的領袖作為校名,這是中國殖民台灣,強迫輸入中國民族主義的結果,應予更改:例如本校高雄「中山大學」、嘉義「中正大學」、台南「成功大學」等等。而本校最嚴重的問題是,校內的蔣孫偉人塑像及其附屬建築,十分明顯是跟整個主校區做整體規劃建成的,造成目前空間再規劃變得十分棘手,所以我們認為必須先去除這座殖民地景(兩尊塑像與基座),才有後續討論校園空間再利用的可能。
第三:繼續島內的去殖民化的過程,讓本校成為實行校園民主機制去除殖民地景的高教典範。
目前台灣尚有數千至數萬座的中國偉人塑像佇立,迄今校外有反殖義士正在「自力救濟」進行摧毀殖民地景的行動,筆者肯認他們面對法律風險,回應政府不作為的抵抗。而身在校園的我們,有幸校方願意提供iconcern平台讓我們討論中國偉人塑像的議題,希望本校可以讓塑像議題持續討論,並讓最後學生討論的結果付諸實現,以補足中興大學處理塑像議題的遺憾。